近日,安徽师范大学生环学院赴泾县探寻五美生态乡村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深入宣城市泾县,以青年学子的独特视角出发,聚焦中国千年经典产业如何通过引入新质生产力,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看绿色发展背景下的宣纸制造行业如何迎接新的发展机遇。 宣纸,始于唐代,发源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因经久不脆、吸水润墨、不蛀不腐等特点,素有“纸寿千年”的美誉。“轻似蝉羽白似雪,抖似细绸不闻声”一张张薄如蝉翼的宣纸,经历代文人墨客之手,让无数古籍珍本、名书名画保存至今,承载着千百年来的中华文化。而被誉为“中国宣纸之乡”的安徽宣城,不仅承载着厚重的书画文化底蕴,更是现代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沃土,每一寸宣纸都蕴含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力量。 作为千年来宣纸发源和发展的基地,泾县大力弘扬宣纸文化,驱动宣纸全产业链文旅化推广。团队成员进入宣纸文化园,目光所至皆有宣纸的身影:宣纸造型的建筑,宣纸材料的墙布,宣纸主题的文创等。 从一株树到一张纸,宣纸的华丽蜕变每招每式都需要工匠们日积月累的精湛技艺。“水深火热”是宣纸的两大关键环节。“水深”就是捞纸,“火热”则是晒纸。用竹篾编成的纸帘在浆水中上下左右摇晃,一捞一提、一深一浅,两个捞纸工需要高度协调,才能保证每张纸的厚薄均匀、质量优良。通过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与工作人员的现场演示,成员不仅了解了宣纸的制作工艺,还学习了如何辨别不同类别的宣纸。 “纸面在光照下有云团状肌理,细看有斜纹(手工刷痕)的就是手工宣纸。如今还会在纸帘上编制花纹,如鹿纹、龟甲纹等,使得手工制作的宣纸有相应的防伪花纹。”工作人员耐心地教学如何辨别宣纸,并用艺术装置向成员展示区别。 通过与现场工作人员的交流,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到传统宣纸的制作环节的繁复,并特别了解到如今宣纸制作、宣传、推销等环节已经与现代技艺相结合,在当今市场焕发新的活力。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形式、新机遇。宣纸的创新发展从宣纸的价值与现状、宣纸的创新设计定位、宣纸数字化展厅内容设计三个方面探索了宣纸传承与保护的途径。以年轻受众为主要传播群体,以认知图式原则为内容搭建依据,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美学,提出相应设计方案。在宣纸小镇,科技融合的呈现方式,让成员们立体式见证了宣纸的缘起、技艺和文创设计,并深入了解到宣纸的新兴活力。 与此同时,团队前往丁家桥金星造纸厂,调研现代书画纸制造工艺。在与杨厂长的交流中,他自豪地表示金星宣纸厂是泾县机械书画纸的民营企业排头兵。“我们厂的原料是当地最好的,成本虽高,但纸质更好。厂里的机械也都是单独购买自行组装,具有专利的机械组。已经能大幅度提升造纸效率。”成员还了解到,金星造纸厂设有面向大众开放的大型仓库;“自定自取”,厂家搭建好与青年人合作的桥梁,做好纸品的再加工与文创设计,进行互联网销售,与时俱进,推动机械书画纸的现代化发展。 作为环境专业相关学生,团队在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深入了解到在宣纸生产过程中,虽然企业注重环保工作,可是檀皮蒸煮产生的黑液难以处理,一直是困扰宣纸生产的难题,宣纸企业曾因此面临发展困境。 一边是宣纸的保护与传承,一边是国家节能减排、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如何让宣纸能够在符合国家环保政策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让宣纸企业能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宣纸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宣城宣纸行业的“领头羊”,也一直在为这个问题而努力着。 “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去各地的造纸厂学习经验,跑过江苏、河南、甘肃,最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技术合成的方式,自主研发出适合宣纸生产的‘檀皮集中制浆及黑液综合处理’项目。”工作人员自豪介绍到这个项目是通过对黑液进行过滤、浓缩、喷雾干燥等处理,生产出木质素这个建材添加剂,达到了“变废为宝”的良好效果。 一张宣纸,书写一片产业;一座小镇,汇聚八方人气,一域创新,奋力崛起赶超。如今,宣纸制造作为传统产业正在绿色转型升级。在中国宣纸之乡,师大学子将积极探寻着属于千年寿纸的发展之路,看宣纸以创新为抓手,不断赋能宣纸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讯员汤婧如王洵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