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下午,来自不锈钢及产业链上下业协会的代表齐聚北京,就各行业不锈钢应用情况、未来需求及发展等话题进行座谈交流,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共谋不锈钢产业高质量发展。 “总的来看,2023年,不锈钢行业实现了逆势发展。”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不锈钢分会执行会长张志方介绍了2023年不锈钢行业的相关发展情况。 从产量来看,2023年,我国不锈钢产量约为3600万吨(详细数据请关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不锈钢分会官微后续发布),世界不锈钢产量约为5700万吨,我国不锈钢产量占世界不锈钢产量的比例创历史新高。 从进出口情况来看,2023年,我国不锈钢出口414万吨,进口207万吨。他同时提醒道,受贸易壁垒影响,长远看我国不锈钢高出口量难以长期维持,未来发展形势依然严峻。 从产能情况来看,目前,我国不锈钢年产能在5000万吨水平,利用率在70%左右。2024年,我国确定新投入的不锈钢产能约有700万吨,计划投入的不锈钢产能约有600万吨,共计1300万吨。他提醒道,未来不锈钢产能的过剩程度可能会大于钢铁产能过剩程度,且目前不锈钢冷轧和热轧产能过剩程度均大于不锈钢炼钢产能。 对此,张志方表示,不锈钢行业要不断提高自身发展水平,2024年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全方位创新,包括不锈钢生产工艺、产品应用领域开发、智能化发展等。二是绿色发展,如与上业共同进行不锈钢碳成本测算、借鉴其他行业好的做法助力不锈钢碳减排等。三是做好“强基”,我国不锈钢企业盈利水平参差不齐,要练好“内功”,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使我国不锈钢行业又大又强。四是加强自律,避免影响行业形象的事情发生。 在建筑行业,该行业目前每年使用不锈钢约600万吨左右,占不锈钢产量的20%左右。建筑行业所需不锈钢有三点要求,一是要求绿色低碳,目前不锈钢碳排放相关数据尚不清晰,有待梳理、统计、完善;二是要求具备经济性,目前该行业多使用不锈钢复合板,但不锈钢复合板焊接难度大、使用效果受限;三是特别要求强度高且耐腐蚀适中。此外,该行业还希望能加快制定如不锈钢型钢等的相关标准。 在石油化工行业,该行业所需不锈钢基本是板材、管材、锻件三大类,且大多是300系不锈钢,但随着产业转型发展对不锈钢提出新需求,不仅对耐高温、耐腐蚀等不锈钢性能要求提高,尤其是精细化工、换热器等领域,对不锈钢热加工性能、耐腐蚀性以及性价比高等新需求。 在电梯行业,2023年电梯行业用不锈钢有超3个百分点的增量,使用潜力非常大,但目前该行业高端产品(使用不锈钢制造)推广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用户对不同牌号不锈钢的了解不深。 在食品包装行业,食品级不锈钢尤其对耐腐蚀性能要求高,该行业对不锈钢采购量小、频次多,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拿不到一手的不锈钢材料。 在钢管行业,目前我国不锈钢管年产量超300万吨,占比超过3%(目前我国钢管年产9900多万吨),主要用于民用领域,虽然目前增幅不是很大,但未来发展空间很大。机械、钢结构等下业协会代表也分享了不锈钢相关应用情况。 同时,废钢、钼、镍、铌、铁合金等上业协会代表均对不锈钢绿色发展提出了新“希望”,包括如何评估测算不锈钢碳足迹、能否统计废不锈钢在生产中的节能效益等。 此外,与会代表还表示,将与不锈钢分会在多方面加强沟通交流,包括完善不锈钢回收利用体系,统计废不锈钢价格、生产、销售和应用情况,纳入非会员单位不锈钢相关数据等。 本报讯(记者赵萍)1月23日下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不锈钢分会在京召开2024年不锈钢产业链座谈交流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2024年不锈钢需求将保持继续增长趋势。 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不锈钢分会执行会长张志方介绍了2023年不锈钢行业的相关发展情况及2024年发展方向,不锈钢及产业链上下游相关行业协会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行业2023年运行情况及对不锈钢的需求、应用情况。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工业出版社、社长苏长永在发言中表示,不锈钢消费还有增长空间,他认为不锈钢目前的高出口量还可以保持一段时间。同时,他提出了不锈钢行业高质量发展要关注不锈钢产能过剩问题、原料供应问题、不锈钢创新问题、不锈钢改变形象问题等。 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秘书长史万利在会上也明确预测道,2024年铬铁产量还会有增量。他还表示,受南北方电价差异影响,南方铁合金产能可能在3年~5年时间内进行整合、退出。此外,与会代表认为,给排水管、光伏支架、海洋工程、建筑屋顶、精细化工等对不锈钢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加,且发展空间很大。 苏长永、张志方、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不锈钢分会秘书长刘艳平,以及来自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中国钢结构协会、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国际钼协会、国际镍协会、中国贸促会冶金行业分会、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中信金属等的代表参会。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 Email:guish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