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全国服务热线:

15069366823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杏彩体育:浅谈陶瓷行业发展路程以及走过的“弯路”

发布时间:2024-11-23 11:50:00新闻来源:杏彩体育APP下载作者:杏彩体育官网入口


  新时代的中国建陶业,正面临着一系列巨大的变化。从产业、产品、产区到品牌、品类、品质,任何一个维度都在悄然之间发生着裂变,并最终深刻影响着行业未来的走向及无数陶瓷人的命运。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建陶业从引进意大利首条全自动墙地砖生产线开始,拉开了中国建陶大发展的序幕。40年的峥嵘岁月,行业发展天翻地覆,但是,回望过去,行业也曾走过一段段“弯路”。

  1984年5月,全国第一条引进意大利彩釉砖生产线在原佛陶集团投产,拉开了中国现代建陶业发展的序幕。

  最近有一本很火的书《枢纽:3000年的中国》,封面上印着一行字:“从过去看见未来,从世界发现中国”。从这句话的角度透视中国建陶业的发展之路,其实同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知过往,洞见未来。

  储坯装置曾经是意大利自动化生产线的标配。早期,受制于外汇短缺和巨大的人口红利,中国企业在引进国外生产线时,绝大部分放弃了自动化储坯装置,包括自动进出窑机、捡砖机、上下砖机等。相比高昂的装备成本,中国企业更愿意用廉价的劳动力来替代这部分生产作业。

  然而,时至今日,自动化、智能化早已成为中国建陶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不仅仅是储坯装置、窑控、施釉、捡砖、分级、打包、入仓等环节,凡是能用机器替代的,都在大刀阔斧地改进当中。过去车间内操作工密密麻麻,现在一条线却只有几十人。从舍弃自动化设备由人替机器到机器替人,中国建陶业走过了一段不小的“弯路。”

  很长一段时间,行业内充斥着窑炉越长越好的偏见,从原来的100多米,到后来的200米、300米、400米、500米,似乎没有最长,只有更长。伴随着窑炉的加长、加宽,单线产能也是直线攀升。过去单窑日产数千平米,现在竟然高达数万平米。

  然而,随着消费市场的升级和品牌意识的觉醒,生产企业发现,窑炉并非越长越好,而是要根据产品结构,综合考虑其品控、效率、成本、能耗等因素。因此,近年来一些品牌企业改造和新建的窑炉,虽然比老线长了很多,但却不再盲目追求产能的最大化,而是追求窑炉长度与产品结构最合理的匹配性。

  在陶瓷原料的加工制造上,意、西生产企业大多选用集中制粉,实现了原料制备的标准化。但国内企业却基本上是自己制粉。不管到哪家陶瓷厂,原料堆场、球磨车间和喷雾干燥塔生产现场,其生产环境和污染都相对严重。这也是多年来陶瓷厂留给公众高污染、高能耗印象的直接原因之一。

  近年来,由上游企业集中制粉、实现原料标准化的呼声越来越高,2017年6月,全国首个陶瓷原料集中制粉项目在德庆落地,中国建陶业在高速发展数十年后,在原料制备上开始再一次向意、西模式靠近。

  建陶行业无疑是一个高耗能行业,以年产100亿平米计,年消耗标准煤1.2亿吨左右。曾经,国内企业看着意、西企业烧天然气只有羡慕的份,国内企业从重油、柴油到煤制气。

  到今天为止,全国大部分产区开始强制接入天然气,建陶产业的能耗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无数专家、学者呼吁中国企业不要重蹈发达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应该“边发展,边治理”,然而,终究没能逃脱这个宿命,还是走了一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近年来,绿色发展、环保整治已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关乎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从产品结构上看,抛光砖曾经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款产品,也是拥有最多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款产品,高峰时,抛光砖占比超过40%以上,中国成为名符其实的抛光砖王国,并由此影响着全球建陶产业的格局。

  然而,意、西等企业却多年来不为其所动,虽然他们也有部分无釉砖,但大部分企业仍然坚持在釉面砖领域精耕细作。时移势易,在创造无数的辉煌之后,抛光砖日渐从顶峰没落。如今,釉面砖卷土重来并大行其道,作为曾经的市场宠儿,抛光砖早已沦落为低端产品。

  对产品规格的突破,对陶瓷人来说,永远都乐此不疲。早些年,意、西企业以小规格产品为主,中国企业却不断地扩大规格,800、1000、1200(mm)。世纪之初,东鹏、新中源曾相继推出“中国砖王”、“世界砖王”,规格达1000×2000mm,成为当时最大规格的抛光砖。

  由于技术不成熟,企业在推出概念性产品后便再无下文。直到2017年,蒙娜丽莎建成国内首条900×1800×5.5mm陶瓷薄板生产线,才将中国瓷砖(板)的规格、厚度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近年来,意大利企业大力推广大规格陶瓷薄板、大板,规格不断突破,国内企业也纷纷涉足这一领域,瓷砖(板)的规格再次由小变大。

  盘点这样的“弯路”还有很多。有些是曾经走过的,有些至今仍然还走在弯道上。需要强调的是,对于这些“弯路”,无所谓对错,是特定市场环境下的必然选择。回望中国建陶业的发展之路,我们不可能脱离中国是一个超级大国的现实,正是由于此,才出现了大生产、大消费、大出口、低成本的发展模式。

  新的时代,新的需求,建陶业的发展之路仍将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裂变、迭代与升级。希望通过这样的盘点,让我们对历史看得更深,对未来看得更远。(中华陶瓷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上一篇:设计技术-技术文章-电子发烧友网
下一篇:古陶瓷鉴赏的常见物理小知识再谈

新闻中心

友情链接 脱硫搅拌器 耐磨陶瓷管道 耐磨陶瓷管道 电动干油泵 异型铸钢齿轮 铸钢齿轮 窑炉脱硫脱硝 陶瓷纤维板 压力管道安装 建筑架杆 分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