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11:53:46新闻来源:杏彩体育APP下载作者:杏彩体育官网入口
下水道,是埋藏在地下的城市实力。本报记者从探寻黄孝河清淤工程中发现,城市下水道绝不仅是高标准建设那么简单。在工程学上,下水道体量越大、埋设越深所需费用越高,在这个意义上,它一定程度地反映着一座城市的硬实力;而在另一方面,人们在地面上的建设及生活中的一切行为,是否能体现出对下水道的维护、保护、呵护,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当北京的暴雨把中国城市下水道问题冲到人们面前时,我们有必要认真了解我们自己脚下纵横长达6300公里的地下排水管网的状况,以利于更清楚地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对下水管网所担负的爱护之责。
7月29日上午,武汉中山大道蔡锷路路口,几位水务疏捞工人将最先进的视频潜望镜从井口探入下水道内,只见一道老红砖筑成的n形下水道内,两壁斑驳。经反复确认,这一段下水道距今已有100年,可能是目前我市仍在使用的最老的下水道。
历史上,武昌、汉口是泽国,湖泊密布、河渠纵横。汉口开埠前,基本上没有区域性的人工排水系统,主要依靠自然的水系排水。
中山大道的车站路至蔡锷路是武汉历史上最早的城市主干道,始建于1912年。武汉历史专家刘谦定介绍,中山大道原来是一堵城墙,后改建为马路。
修马路的同时,埋设了下水道。“这一段中山大道下的下水道还是以前的”,85岁的袁湘涛与下水道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他肯定地说,这一段下水道从来没有改造过。袁湘涛在1996年从江岸区水务局副局长任上退休。
通过潜望镜看到,下水道如马蹄形,上面取拱形可加大承重,宽约50厘米,高约1米,用老红砖砌成,红砖裸露在外。有些地方的红砖在电子视频里看去还很鲜亮,有些则已灰黑。
与这段老下水道配套的还有陶瓷排水管,从居民家延伸到下水道内。“陶瓷排水管直至2006年社区883改造时才废弃”,江岸区排水站副站长高和平说。那时水泥很少,多用陶瓷制管。
在江汉路的上海村、江汉村内,居民楼边的排水明沟也有80多年历史。明沟约20厘米宽,10厘米深,底部呈弧形,略有坡度,一家一户有一个排水管直入明沟,流水最后排入上海路下的下水道,但这一处下水道是时期修建还是解放后改建,江岸水务人员已说不清楚了。
寻访时记者发现,武汉历史资料中,关于地面建筑的较完整,而地下建筑如下水道基本上是空白,鲜有记载。
一些老排水人介绍,目前武昌、汉口老城区的下水道历经洪涝和战火的洗礼,并不断改造更新,许多地方是新老结合,共同发挥作用。
百年前的老下水道到底是咋样的?与现代的下水道有何区别?能否对接兼容?昨日上午,记者跟随江岸区排水队员们通过目前十分先进的视频探测仪器,“深入”下水道内一睹内幕。
上午10时,队员们选定中山大道蔡锷路路口的一个检查井,有人用铁钩拉开井盖,另一人将一个黑色的“行李箱”打开,用其中的零件组装成一部“内窥杆式潜望镜”号称下水道“千里眼”。
潜望镜的杆头上安装有摄像头,并自带光源,通过杆子将影像传输到一个MP4模样的屏幕上,站在马路上就可以看到。
记者现场体验,戴上黑色潜望镜,顿时仿佛进入到地下世界。在一束灯光的照射下,下水道内的情物呈现眼前“触手可及”:下水道呈马蹄形,顶部是拱形,四周墙壁全部是红砖,砖面上有斑驳的青苔和暗黑色水渍,宽约50厘米,深约1米,道内的水距离顶部约有60-80厘米,水流平缓。从视频实时传来的图像,看不出这条百年老下水道龙钟老态。
“原来这就是百年前的下水道”,史料记载,汉口中山大道始建于1912年,其地下埋设有下水道,是老汉口地区最早的地下排水管道。
江岸水务有位被称作“排水管道活地图”的退休老人袁湘涛,1959年从部队转业后,他就与下水道打交道,老汉口的下水道走向,了然于胸。
“主管道是红砖,支管道是陶瓷的”,袁湘涛介绍,沿线的居民区多是安装有脸盆大小的陶瓷管道,将雨水或污水送入下水道中。据袁老介绍,那个时代,少有水泥,多是陶瓷。“陶瓷管光滑,容易疏捞,不足之处是容易破损”。
几位老水务说,老汉口城区的地下管网设施是建设最早、使用时间最长、最完善的。同时,也是维护清理量最大的,这里的设施陈旧,居民密度高,一些房屋在改造翻新时将地下的排水设施损坏,导致淤塞较严重。因此,每周疏捞工人们就要将这片的下水管、下水井全部检查清理一遍。
老汉口早期下水管网就已经有了专用的排放生活污水的地下管道。昨日,江岸区老水务工作者在本报召集的座谈会上说,雨污分流在汉口旧租界区的建设中就有采用。昨日下午,江岸区排水站内,原江岸区水务局副局长袁湘涛告诉记者,在合作路和洞庭街一带的老房子地下,现在还保存着当年建房时设置的厕所专用排污管道。这些管道都是陶制,圆形的管道截面很窄,埋在地下3-4米的深处。
管道通过江边的自排闸口,排放到专用的收集粪便的码头,俗称“粪码头”,当时老汉口沿江这样的“粪码头”就有9个。
据介绍,雨污分流的设计源于英国、日本等国,当时这些国家的国内已经开始推行雨污分流制,城市的地下排水管分为雨水管和污水管,各自为政,互相不交叉。当老汉口租界区兴建时,租界的下水道也沿用了雨污分流的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沿江的“粪码头”逐渐被拆除,污水管道也相应地废除,粪便等生活污水改走雨水管道。
连日来,记者头顶烈日,走访汉口老城区,钻老房子进老巷子,沿着大马路找下水井,专盯着脚下的下水道看。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江汉路上海村,村子里都是80多年的老房子,小巷两侧是红砖房,房子的墙角下是一条排水明沟,约摸一根筷子宽,10厘米深,明沟里的水位很低,上面全部用条状铁盖板盖住,阻挡了杂物和垃圾进入。不是用水的高峰,只有一些空调外机管道在滴水,明沟里的水流得缓慢。
在15号家中,86岁的郭婆婆在上海村住了50余年。据婆婆及家人回忆,即使是1954年和1998年的特大暴雨,他们居住的上海村也没有淹水,院内的积水甚至都没有漫过脚背,只是走到院外的马路上,才能感受到大暴雨带来的渍水。
郭婆婆现在的住处是一栋2层的小楼围着一个小院子,她的女儿夏女士回忆说,他们刚搬进来是上世纪60年代初,那时候每个楼层的人共用一个厕所、一个厨房和一个洗澡间。这三个排污场所都有铺设好的下水通道,洗澡间里还有一个很大的砖砌的澡盆,虽然现在都已经改造拆除了,但是,随着这些老房子一起设立的下水管网还一直在使用。夏女士说,这些管道用了几十年,到现在也没有废弃,而且排水效果蛮好,不管是多大的雨,家里也从来没有淹过水。
胜利街337号是一个清静的小院,两层红砖楼的外墙下都是干净的明沟。在此住了20多年的62岁肖女士说,自她住进这个院子到现在,不管下多大的雨,院子里从来没有淹水。
不过,旁边几栋同样的老房子却出现淹水的麻烦。胜利街258-266号,坐落着一排整齐的日租界红砖二层小楼房,这些建筑物的外观看上去都没有太大的变动,但是这几户门里门外的排水设施,都或多或少有着人工改变的痕迹。
走进258号的门栋,一家小店面正在装修,杂乱的建筑废料将内院墙下的明沟掩盖得几乎看不见。人工搭建的排水管道以各种姿态固定在墙外和沟边,生活污水顺着这些不规则的自搭管道流入明沟排出后门外,但院内的明沟里还是一片狼藉。
260号内正在做饭的范女士称已住了十几年,院内廊前的明沟是他们这栋2层小楼6家住户主要的排水通道,近年来,各家各户自己搭建的单独厕所和厨房,排污管道都是住户自己改建的,有些人为占地盘,缩窄、甚至堵塞原来的明沟。现在一下雨,院内的明沟的水就会迅速地漫上来,淹了小院。
陶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陶城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联系人:王经理
手 机:15069366883
Q Q:798574662
地 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